成都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4 08:17:53   浏览:803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成都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


(2004年6月24日成都市人民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4年8月1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109号公布 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第三条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依法开展、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四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工作。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辖区内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理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积极协助。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为处理突发事件所作出的规定。

第五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有关的物资、技术和人才储备制度,所需资金列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六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具体办法由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刁难、歧视参加突发事件防范、救治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各有关组织和单位,应当对参加突发事件防范、救治工作人员的家属给予必要的帮助。

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根据国家和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全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应急预案。

第九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同级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重大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专项应急预案。

第十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指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公安、农牧、安监、环保等有关部门发现涉及突发事件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

第十一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保障日常预防控制工作的正常运行,保证其开展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和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工作,提高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农村和社区的预防保健网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设立公共卫生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公共卫生工作。

第十二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内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具体负责以下工作:

(一)根据全国全省突发事件形势、动态以及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监测报告的综合评估,提出调整预警级别的建议。

(二)拟订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应急策略和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三)负责督查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措施落实情况。

(四)负责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专家库和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储备库,定期对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保健机构和有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

第十四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人员,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

第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传染病医院的建设。必要时,可以指定具备传染病救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

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要求,设置或指定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传染病隔离病房,用于对传染病病人进行医学观察及隔离治疗。

第十六条 传染病医院和承担传染病防治任务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的要求设置传染病门诊和专门病区,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医源性感染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第十七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公众开展健康教育和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

第十八条 食品、药品、血液及其制品、消毒产品、饮用水等健康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剧毒化学物品、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销售、储运、使用单位和有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有关部门申报,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安全制度,制定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方案。

第十九条 宾馆、饭店、商场、学校、建筑工地等人群聚集的单位应当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安全防范等制度和措施,预防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第三章 报告与信息通报

第二十条 本市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一)重大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卫生监督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2、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向所在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报告的内容包括发病症状、地点、时间、人数、波及人群或潜在影响等;

4、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和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二)重大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1、发生重大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收重大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医疗机构为责任报告人;

2、发生重大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责任报告人应当立即向所在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报告的内容包括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地点、时间、中毒人数、中毒症状、可疑食物等。

(三)重大职业中毒报告制度

1、发生重大职业中毒事故的用人单位和接收重大职业中毒患者的首诊医疗卫生机构为责任报告人;

2、发生重大职业中毒事故时,责任报告人应当立即向所在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的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报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二十一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同时报告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市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分别向省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突发事件情况,及时向毗邻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第二十二条 发现人畜禽共患的传染病时,畜牧兽医部门和卫生部门应当及时互相通报情况。

机场、铁路疾病防治机构和国境口岸检疫机关发现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并依法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二十三条 本市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各自的突发事件举报电话,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其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

对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奖励。

第二十四条 对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授权的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突发事件信息,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广泛传播,便于公众知晓。

第四章 指挥与应急处理

第二十五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专家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应急预案启动前,区(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区(市)县人民政府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后,应当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专家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根据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及其发展趋势作出评估,并向市人民政府提出是否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市人民政府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后,应当及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

第二十六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作出启动应急预案的决定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应当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要求下达紧急指令和依法采取紧急控制措施:

(一)指挥有关部门立即到达规定岗位,执行紧急控制措施的有关任务;

(二)调动本行政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机构开展调查处理、救治和紧急援救工作;

(三)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设施、设备、药品、器材、卫生人员、医学科研成果和其他资源进行整合调配和调度;

(四)对传染病疫情重点区域或者疫区依法实行封锁;对被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交通工具等实行强制消毒;对疑似病人和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依法实行强制隔离和检疫;

(五)根据疫情流行状况依法采取对流动人口进行查验或限制流动的措施;

(六)根据需要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七)在重大污染或其他灾害发生时,发布紧急预警指令,并为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提供疏散撤离路线、安全通道指引或者就地采取自我防护等有关救援信息服务;

(八)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

第二十七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要求,组织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队伍,具体负责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监测、医疗救治、交通安全、治安管理、交通运输和其他现场应急处理工作。

第二十八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保证应急处理所需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铁路、交通、民航部门应当优先、及时、安全地运送参加应急处理的人员和所急需的物资。

各地、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人员、物资、设备的统一调度。

第二十九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对不明原因的疾病,应当组织有关的科学研究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尽快查明原因;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阻碍其开展工作。

第三十条 市和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按照职责承担突发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检验、传染病管理和卫生执法监督、现场卫生处置等工作。

铁路、交通、民航的卫生防疫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承担本系统和交通工具运行途中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第三十一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所在地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立即对突发事件所致的病人提供现场救援与医疗救护,并实行接诊医生首诊负责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接到调遣令后,应当迅速集结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地点,认真履行救治职责。

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调查,并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三十二条 铁路、交通、民航、卫生等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决定,对出入传染病流行区域的交通工具及其乘运人员、物资实施卫生检疫,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涉及国境口岸和入出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需要采取传染病应急控制措施的,依照国境卫生检疫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由交通工具停靠点所在地的区(市)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

第三十三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力量,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突发事件有关的信息收集和报告,做好紧急控制、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并向居民、村民宣传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科学预防知识。

第三十四条 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必要的医学措施,应当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第三十五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做好突发事件发生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依法查处散布谣言、发布虚假广告、制假售假、哄抬物价、扰乱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未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设施、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以及其他相关准备工作的,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对区(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对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督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督查的,对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及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法律责任:

(一)未认真调查并提出防治、处理建议的;

(二)未及时采取控制突发事件有效措施的;

(三)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调度的;

(四)未完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定任务的。

第三十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未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

(二)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

(三)未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

(四)拒绝接诊病人的;

(五)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

(六)未能为突发事件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

第四十条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按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

(二)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三)拒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或者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

(四)破坏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场地建设、设施、设备的;

(五)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推诿、拖延、擅离职守或者临阵脱逃的。

第四十一条 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又构成违反执业医师管理或医疗机构管理有关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

第四十二条 造成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事件的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或者民事赔偿责任。

第四十三条 贪污、挪用、截留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项资金或者捐赠款物的,依法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发布虚假广告、制假售假、哄抬物价、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有关行政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已有规定,本办法未作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天津市批发市场管理办法(修正)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批发市场管理办法(修正)
天津市人民政府


(1996年2月7日市人民政府发布1997年9月25日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天津市批发市场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批发市场的统一管理,规范批发交易行为,保护交易当事人的正当经营和合法权益,促进批发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批发市场,是指为买卖双方提供经常性的、公开的、规范的,具有信息、结算、运输等配套服务功能的商品批发交易场所。中心批发市场是指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区域性、全国性的批发交易场所。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立的各类批发市场除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还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批发市场的主管机关,负责批发市场的规划、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实施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负责建立批发市场的审批工作;
(三)按本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批发市场建设和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四)研究拟定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的法规和规章;
(五)负责批发市场的监督管理;
(六)检查指导批发市场的交易行为。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依法对批发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 未经批准的批发市场不得使用批发市场或中心批发市场字样。
第五条 批发市场以服务为宗旨,遵循公开交易、平等竞争、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二章 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六条 设立批发市场,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设立中心批发市场,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国内贸易部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设立批发市场。
第七条 设立批发市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和本市市场建设规划;
(二)交易商品的主要产地、销地或集散中心;
(三)有进行批发交易的场所和基本配套设施;
(四)应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申请设立批发市场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开设单位的申请报告;
(二)设立批发市场的可行性报告;
(三)批发市场的建设计划与实施方案;
(四)监督管理机构、章程、交易规则、管理办法;
(五)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经批准设立的批发市场,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批发市场资格证书》后,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条 批发市场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管理机构和交易品种等事项之一的,应向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按有关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一条 批发市场申请停(歇)业的,应提前30日向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缴还《批发市场资格证书》,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第三章 交易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批发市场设立管理委员会。批发市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由发起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等组成。中心批发市场的管委会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发起单位和发起单位的上级领导部门等组成。
第十三条 管委会是批发市场的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批发市场交易活动监督、检查和日常管理工作,调解和处理交易活动中发生的纠纷等。
第十四条 进入批发市场从事商品批发交易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交易商),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有开展规定商品批发业务所必需的注册资金和相应的经营设施;
(二)持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
(三)持有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
(四)批发市场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五条 凡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必须由持有资格证书的交易员交易的批发市场,交易商需委派具有资格证书的交易员进场交易。变更或增加交易员须提前15日向管委会备案。
第十六条 交易商变更法人代表时,在变更后一个月内向管委会备案。
第十七条 批发市场禁止下列行为:
(一)蓄意串通,制造虚假供求和价格;
(二)故意捏造散布虚假的、容易使人误解的信息;
(三)以操纵市场为目的,连续抬价或压价买入或卖出同一种商品;
(四)以其他直接或间接方式,操纵或扰乱交易;
(五)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八条 交易商应自觉接受管委会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交易活动情况,不得弄虚作假。
第十九条 批发市场成交的价格、数量等信息由管理委员会统一汇总。
第二十条 批发市场应建立行情报告制度。批发市场在每天交易结束后,须将成交的品种、产地、数量、价格等行情报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发布;中心批发市场在每天交易结束后,须将成交的品种、产地、数量、价格等行情,在报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时,还须报国内贸
易部,由国内贸易部统一向全国发布。批发市场行情同期抄送市物价管理部门。
第二十一条 批发市场实行下列公开办事制度:
(一)市场管理人员姓名、职务、职责公开;
(二)市场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守则公开;
(三)摊位及其他设施的安排、租赁费、管理费收取标准公开;
(四)违法案件处理结果公开。
第二十二条 市场管理人员不得参与批发市场的交易活动。
第二十三条 在批发市场依法执行职务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检查。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的,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理。
批发市场管理人员违反本办法的,由管委会或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对未办理批准手续私自开办批发市场的,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限期补办审批手续,逾期仍未补办审批手续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不符合条件私自开办批发市场且有违法所得的,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并限期改正。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的,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予以警告、并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提请有关执法机关依法查处。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执法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予以处罚
(一)破坏批发市场的各种设施;
(二)严重扰乱批发市场秩序;
(三)拒绝、阻碍批发市场工作人员履行职责;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做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做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7年9月25日 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92号


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天津市批发市场管理办法》(1996年市人民政府第61号令)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二十五条修改为:“对未办理批准手续私自开办批发市场的,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限期补办审批手续,逾期仍未补办审批手续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不符合条件私自开办批发市场且有违法所得的,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并限期
改正。”
二、将第二十六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的,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予以警告、并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提请有关执法机关依法查处。”
三、将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删除。相关条款序号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天津市批发市场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发布。



1996年2月7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陕西省蚕种管理办法(试行)》的决定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陕西省蚕种管理办法(试行)》的决定

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陕西省蚕种管理办法(试行)〉的决定》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省 长 程安东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六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陕西省蚕种管理办法(试行)》的决定







省人民政府决定对《陕西省蚕种管理办法(试行)》作如下修订:



一、删去第四条中的“《蚕种质量合格证》”。



二、第五条修改为“省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制定、颁布本省蚕种地方标准,对蚕种质量进行仲裁检验。”



三、将第六条的“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改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四、第八条修改为“蚕品种引进前须向省蚕种监督管理站报样检疫,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引进试养。向国外提供蚕品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五、第九条修改为“育成和引进的蚕品种,在推广前应向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供有关资料和相应的饲养技术规程。”



六、第十条修改为“选育和引进的蚕品种,必须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发给品种审定合格证书,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公布,并组织推广。



未经审定和审定未通过的蚕品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宣传、推广和报奖。”



七、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四条:“在农村设立原蚕区,应当经当地蚕桑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发给证书。



原蚕区应当选定在无微粒子病污染、栽桑养蚕技术水平高的蚕区。”



八、将原第十九条修改为:“蚕种必须经过检验和检疫,取得由省蚕种监督管理站签发的《蚕种质量监督检验合格证》和检疫证明后,方可进入生产和流通领域。



蚕种的质量检验和检疫按以下分工负责:省蚕种监督管理站负责蚕种质量监督检验和检疫工作;口岸动植物检疫机构负责进出口蚕种的检疫工作;蚕种的生产单位负责蚕种的自检工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蚕种管理机构,负责行业例行的检验工作。”



九、将原第二十一条的“出库”一词改为“浸酸或浴种”。



十、将原第二十三条(二)项改为“弄虚作假,销售假、劣和卵量不足的蚕种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蚕种生产许可证》或《蚕种经营许可证》,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至二倍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项改为“无证生产或经营蚕种的,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建议主管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五条:“无理拒绝、阻碍蚕种管理和检验检疫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将原第二十五条中的“农牧厅”改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将原第二十七条中的“试行”改为“施行”。



十三、删去《陕西省蚕种管理办法(试行)》中“试行”一词。



此外,对本办法的条款顺序作了相应调整。



《陕西省蚕种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订,重新发布。











陕西省蚕种管理办法



(1991年 5月 28日省人民政府发布。1996年3月 26日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陕西省蚕种管理办法(试行)〉的决定》修订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蚕种管理,提高蚕种质量,维护蚕种生产、经营者及养蚕者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境内选育、生产、经营和使用蚕种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蚕种是指桑蚕种。柞蚕、蓖麻蚕种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 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省蚕种工作,负责安排、组织和管理蚕种的生产、经营及品种的布局、规划、选育、引进、试验、推广、调拨,核发《蚕种生产许可证》、《蚕种经营许可证》。



第五条 省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制定、颁布本省蚕种地方标准,对蚕种质量进行仲裁检验。



第六条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审定本省育成和引进的新品种,复查现行的推广品种,推荐参加全国鉴定的新品种。



第七条 省农业科学研究部门负责全省蚕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鉴定、研究、利用、建立档案工作。







第二章 蚕品种资源的管理、选育和品种审定







第八条 蚕品种引进前须向省蚕种监督管理站报样检疫,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引进试养。向国外提供蚕品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 育成和引进的蚕品种,在推广前应向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供有关资料和相应的饲养技术规程。



第十条 选育和引进的蚕品种,必须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发给品种审定合格证书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公布,并组织推广。



未经审定和审定未通过的蚕品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宣传、推广和报奖。







第三章 蚕种生产和经营







第十一条 蚕种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蚕种场制种。生产蚕种必须持有《蚕种生产许可证》,无证的单位一律不得制种。



新建、扩建或停办蚕种场,必须经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生产蚕种的单位必须具备蚕种生产设备、技术力量、桑园及稳定的原蚕基地。



第十三条 蚕种生产实行原原种、原种、普通种三级繁育体系。在原原种繁育中选优留制母种。原原种、原种由指定单位繁育。普通种利用原种生产。生产蚕种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



第十四条 在农村设立原蚕区,应当经当地蚕桑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原蚕区应当选定在无微粒子病污染、栽桑养蚕技术水平高的蚕区。



第十五条 蚕种由持有《蚕种经营许可证》的蚕桑生产单位和蚕桑技术推广部门经营,无证单位不得经营。



第十六条 蚕种销售实行购销合同制,在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安排下划区供应,由用种单位与生产单位签订购销合同。



第十七条 凡经营的蚕种,质量必须达到省颁地方标准。销售的蚕种在包装上须注明品种、卵量、繁育季别和制种场名,并附有《质量合格证》。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生产、经营、引进不合格蚕种。严禁出售假、劣蚕种。



因不可抗拒的因素,需要调拨、供应不符合国家和本省质量标准的蚕种时,须经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蚕种价格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商省物价部门统一制定。







第四章 蚕种的检验和检疫







第二十条 蚕种必须经过检验和检疫,取得由省蚕种监督管理站签发的《蚕种质量监督检验合格证》和检疫证明后,方可进入生产和流通领域。



蚕种的质量检验和检疫按以下分工负责:省蚕种监督管理站负责蚕种质量监督检验和检疫工作;口岸动植物检疫机构负责进出口蚕种的检疫工作;蚕种的生产单位负责蚕种的自检工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蚕种管理机构,负责行业例行的检验工作。



第二十一条 对销售的蚕种、检验和检疫人员有权抽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妨碍蚕种检验和检疫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第二十二条 检验、检疫部门及工作人员,对送检的蚕种必须在浸酸或浴种前完成检验、检疫,不得延误。







第五章 奖 惩







第二十三条 在蚕种生产经营和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由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在蚕品种资源的保存、选育、试验或蚕种的生产、经营、检验、检疫工作中,玩忽职守、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通报批评或给予行政处分。



(二)弄虚作假,销售假、劣和卵量不足的蚕种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蚕种生产许可证》或《蚕种经营许可证》,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至二倍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无证生产或经营蚕种的,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建议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四)违反本办法,不按规定取得检验、检疫签证而调运、销售蚕种的;擅自引进、散发、销售未经审定或审定未通过的品种的;擅自向国外提供蚕品种资源、保密科技成果或情报的,没收其违法所得,责令赔偿损失。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主管机关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的财物,全部上交地方财政,不得挪作它用。



第二十五条 无理拒绝、阻碍蚕种管理和检验检疫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主管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申请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省过去发布的有关蚕种管理规定,凡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